合作交流
我院周伟老师在“纪念赣州慈云寺塔建塔1000周年暨出土瘗藏文物学术交流会”中的分组发言
2023 / 12 / 01
浏览量:

深入阐释文物价值   加快活化利用步伐


2023年11月20日深圳技术大学副教授周伟在赣州慈云寺塔建塔1000周年暨出土瘗藏文物学术交流会第2小组讨论会上发言:


今天上午,我们考察了慈云寺塔,也看到了由王亚蓉先生主持修复的瘗藏文物。看到修复成果,对比出土原状,我与各位专家学者的感觉相同——震撼。一是震撼于修复难度之大,二是震撼于修复后效果之显著,三是震撼于修复后文物所体现出的重大价值。我主要从文博保护与利用角度,谈谈自己五点浅见:


一是修复后的文物所呈现出的文化价值、历史信息之丰富,是近年来宋代考古、保护与研究的重大成果,值得尽快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深入发掘研究。同时,这批瘗藏文物的修复历程与技艺是文物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文物同等重视,并揭示其重要价值与信息。


二是开展这批瘗藏文物的科学保护与活化利用已经时不我待。建议尽快按照国有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开展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写与实施,对有形的遗迹(塔、寺)、遗物(可移动文物)及无形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步的有效保护与活化利用,统筹进行顶层设计。同时考虑文物本体(慈云寺塔已出现倾斜、修复好的文物暂时只能库房保存)与建控地带(缓冲区)的分级分层保护。


三是深化成果展示与信息传播渠道。宋代的书画作品较少,而在慈云寺塔这批瘗藏文物中,宋代(或有早于宋代)缣本、纸本书画作品占了36件/套,比例达64%。这样的发现和成果,是极其难得和罕见的。宋代缣本、纸本极易受保存环境影响。鉴于目前赣州博物馆的文物保存与展出环境现状,对文物保存特别是展出限制极大,应当考虑在目前研究成果和确保文物本体安全的基础上,通过轮流展示、重点展示、复制件展示或数字化展示等多种方式,推进成果展示,让学术界和更多社会公众了解、共享。条件成熟时,考虑针对性提升改造现有赣州博物馆展厅。


四是尽快推进数字化采集建模与利用。当前数字化技术比较成熟,国家对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投入也在不断提高。建议尽快启动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方案的编制工作,针对不可移动的慈云寺塔与出土可移动文物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数字化保护措施,开展三维数据采集、建模和应用,建立包括平面、三维数据在内的数据库,为大数据、AI等技术在这批文物研究与应用上发挥更大作用建立基础。


五是尽快有步骤的推动新媒体宣传。清华美院贾京生教授刚才提出采集慈云寺塔或出土文物形象制作主题logo,作为媒体宣传传播重点的意见,值得考虑。建议参考当前研究成果的进展,编制宣传传播规划,有重点、有层次的推进慈云寺塔及其出土文物所蕴含信息的传播和活化利用。



   正在分组讨论中的周伟老师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兰田路3002号

邮政编码:518118

学院办公室电话:0755-23256508

学院邮箱:fsjs@sztu.edu.cn

SZTU服饰技术学院
学校官方公众号

Copyright © 2023 深圳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6131号